close

  文/羊城晚報記者 李紅雨
  新年假期結束,新年樂季進入民謠時間!“同桌的你——校園民謠20周年演唱會”將於本月23日在星海音樂廳舉行。因大陸校園民謠深受臺灣影響,為此,臺灣重要的民謠製作人、藝術策劃人鐘適芳日前來到星海音樂廳,在民謠系列講堂之一“音樂在路上”講座上,為聽眾講述臺灣民謠的故事。
  源於土地的古老民謠音樂(又稱world music,世界音樂),如何在當代煥發出新的生機?知識分子與民謠相遇,會開出怎樣令人驚喜的花朵?……記者進行了專訪, 聽她細說關於民謠的故事。
  聽民謠
  更要傾聽背後的文化
  問:鐘老師為何成為了音樂製作人?記得您並不是學音樂的。
  鐘:很遺憾沒有學音樂,但這也提供給我另類的欣賞音樂角度。我10歲左右就開始聽音樂了,種類很雜,有歐美的民謠,也有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,小時候聽樂的經歷影響了我一生。
  問:“大大樹”是怎麼創立的?
  鐘:1993年從英國留學返台後,不想再從事流行音樂,但還是想做音樂,做我想做的、自己難忘的音樂家。比如西非馬裡的阿裡·法卡·圖日(Ali Farka Touré)。
  我喜歡旅行。旅行中,見到這位非洲的部落音樂家只是簡單用棒子敲擊葫蘆,就創作出吸引人的美妙樂音。他的作品,因此成為“大大樹”代理的第一張唱片,後來深深影響了臺灣歌手的創作。
  問:“大大樹”不是大牌子,但是在島內和歐美音樂界都有不錯的口碑,原因何在?
  鐘:除了作品的藝術價值外,我們很看重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價值。90年代在臺灣,世界音樂是作為音響發燒碟來營銷的,沒有人去介紹它的文化背景。我這樣做,唱片行老闆開始也是不勝其煩,這需要堅持。
  問:它如何讓世界“看到”臺灣民謠?
  鐘:其實,臺灣年輕人從上世紀60年代唱英文民謠開始,到70年代就發起了“唱自己的歌”運動,從自己的文化中汲取養分進行創作,到90年代更深入發掘少數民族的本土音樂。然而,我參加過好些歐洲音樂節,都發現沒有介紹臺灣島內少數民族音樂的作品。
  第一個帶我們走出去的專輯是《檳榔兄弟》。歌手們都出身少數民族,有的是醫生,有的是板模工。臺灣少數民族屬於起源於福建省的太平洋南島語族,歷史上的遷徙路徑終於巴布亞新幾內亞,檳榔是他們共同的祭祀用品。
  《檳榔兄弟》果然引起了廣泛共鳴。這張專輯一齣來,就在海外音樂節引起了強烈反響。此後就越來越多了,交工樂隊、泰雅族音樂……
  定主題
  “拼盤”音樂節沒有意思
  問:因此,2001年就創辦的“流浪之歌”音樂節上,也常常出現印尼、菲律賓等東南亞音樂?
  鐘:是的。我們做音樂節,和做“大大樹”品牌有同樣的文化訴求,就是不但要讓大家聽到音樂,還要讓大家瞭解異族的人文,讓音樂成為文化溝通的橋梁。
  引進作品方面就不止看歐美,東南亞是重要組成部分。我們有計劃地引入了一系列東南亞的音樂,這些音樂又和中國傳統音樂、歐美音樂有交流和混搭。
  問:“流浪之歌”音樂節和別的音樂節有何不同?
  鐘:我想,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每年都會聚焦一個主題。這個主題除了藝術性外,我們也很在意議題的公共性。
  做什麼都有的“拼盤”音樂節很簡單,但我們希望音樂節有清晰的價值觀和責任感:讓觀眾能通過音樂,用與以前不同的視角看世界。
  問:音樂節挑選節目和演出團體有什麼標準?
  鐘:音樂節每年大約有2000人參加,我們在策劃時,都會根據當年主題,選擇最值得推薦給音樂節觀眾的樂人、樂隊。國外和島內節目並無固定比例。
  有責任
  “流浪之歌”改變觀眾視界
  問:那麼音樂節的影響如何?
  鐘:音樂會說話,音樂能對話。這個影響一是社會的,一是藝術上的。
  臺灣有大量來自印尼、越南、菲律賓的東南亞勞工。不少參與音樂節的聽眾反映,通過參與“流浪之歌”瞭解他們的人文歷史,改變了對這些勞工的偏見。而十幾年來,觀眾的持續追捧,說明他們相信我們的價值選擇。
  同時,我們希望音樂節不但成為觀演溝通的橋梁,也成為藝術家交流的平臺。比如,印尼音樂家在2008年參加了“流浪之歌音樂節”後,受到啟發,回國創辦了自己的音樂節。
  問:2008年後音樂節得到臺北市政府贊助場地才移入了室內,之前戶外的如何保證票房?音樂節如何收支平衡?
  鐘:音樂節的經費來自贊助、政府的補助以及票房。早年戶外的“流浪之歌音樂節”因為在臺北市中心的公園,是免費的市民活動。進學校演出屬於教育性的工作坊,都是免費的。
  問:今年音樂節有哪些變化?內地觀眾如何購票?
  鐘:今年的音樂節在9、10月份,臺北是在歷史建築中山堂演出。然後會應林懷民老師邀請,有兩天去雲門演出。周末則進學校演出,藝術教育,培育觀眾。
  為了方便內地觀眾參加,我們可能會與星海音樂廳合作,摸索出一個專供內地的購票模式。
  音樂不在課本里,也不在五線譜間,音樂是生活中的時時刻刻……這許多在旅行路上積累的樂聲,讓我的生命比別人富足,也讓我在年輕時立志創造讓他人富足的聲響
  ——鐘適芳
  嘉賓簡介
  鐘適芳
  臺灣著名民謠音樂節“流浪之歌”、民謠音樂品牌“大大樹”創始人、製作人,目前任教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,兼任政大藝文中心主任。她曾於政大傳播學院主持“大眾文化與流行音樂課程” (Popular Music & Culture Curriculum),開創了大學與流行音樂產業合作的先例。
  2011年,她製作導演了紀錄片《邊界移動兩百年》(From Border to Border) ,影片以八個章節探見印度華人兩百年間的“來”與“去”、邊緣而碎片的歷史記憶,以及華人與印度主流社會間的隔閡。影片入圍2014年臺北電影獎、2014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、2014女性影展。
  鏈接
  民謠系列講堂之二·《民謠之河,曾流經何處?》
  由親歷歷史的音樂人、樂評人從自身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出發,娓娓而談,得出對整個華語民謠歷史的系統性梳理。
  時間:1月18日15:00-17:00
  地點:星海音樂廳室內樂演奏廳
  主講:蔣明(民謠歌手、知名樂評人)
  特邀嘉賓:寧二(民謠推動者)
  李紅雨  (原標題:民謠會說話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q96yqqob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